高中历史

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同胞2005年选出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熊猫专机”从成都飞抵台北。同机运往台湾的还有大陆同胞赠送台湾同胞的17棵珙桐树苗。“团团”、“圆圆”赴台,受到两岸各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岛内掀起“熊猫热”。这一事件主要说明了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面谈香港问题时,曾当面称赞邓小平的建议简直是“天才的创造”。该建议就是由邓小平提出的(  )

A.改革开放的决策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①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的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宣布一定要实现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 
③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④建议海峡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具有“五缘优势”——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在促进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          (   )                               
①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对台湾贸易 ②扩大两岸的文化交流 ③积极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 ④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1分)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分)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2分) 
材料四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
(3)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1分)“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1分)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2分)
(4)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被温家宝总理称为“震憾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分)
材料五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5)材料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
(6)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的基础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边漫画《“台独”的徒劳》,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①“台独”势力是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一大障碍
②当前外国势力图谋干涉我国统一的活动依然存在
③台湾自古即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④祖国最终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华网2008年12月15日电 15日,海峡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各地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正式启动的意义在于
①两岸直航表明两岸不再敌对,以和解取代冲突
②“三通”可增加台湾优势、重振台湾竞争力
③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
④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对抗
B.对抗—合作—再对抗
C.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D.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下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海峡两岸盼通邮
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香港,这个璀璨的“东方明珠”,可谓誉满全球,却铭记着时代的烙印。在英国入侵香港漫长的岁月里,使中华民族蒙受了156年的耻辱。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有人说,香港回归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出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表明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内政和外交④台湾的前途台湾人民自己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10周年。10年来,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主进步的新澳门雄辩地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是做得到、行得通的科学构想,基本法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法律保障。下列最能表明材料主旨的是       (   )

A.澳门基本法规定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
B.澳门基本法授予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
C.澳门基本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
D.澳门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和澳门基本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以后?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大陆、台湾实现真正停火是

A.人大常委会的《告台湾同胞书》
B.两岸经济文化开始交流
C.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
D.中央人民政府提出通邮、通般、通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