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材料三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2)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8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1)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2)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宋以来,“官既众,事益繁,增将吏之衙参,添簿书之拥滞。”“官有其名而不除(差遣)者甚众,皆无定员无月限,不计资品,任官者但常食其奉而已。”
从元丰三年(1080年)六月开始,宋神宗下令于中书设立“详定官制局”,仿照《唐六典》,制定新的职官制度:“几百司庶务皆以类别,所分之职,所总之务,……有革有因,有损有益,有举诸此而施诸彼,有舍诸彼而受诸此,……自.事以上,本末次第,各区处而科条之。”同年八月,宋神宗发布改革官制的诏令。九月,批准实行新的寄禄官阶(即“寄禄新格”)。元丰五年二月,颁布新的官制条例(“三省六曹条例”)。
材料二 清代学者钱大昕评论说:“元丰以前所云尚书、侍郎、给事、谏议,诸卿、监、郎中、员外郎之属皆有其名而不任其职,谓之寄禄官,以为迁叙之阶而已。”“寄禄新格”将旧的文武散阶增减编定为二十四阶。自元丰三年九月推行之日起,寄禄官不再以尚书、侍郎、卿、监等职事官为名,而“以阶易官”,同时取消旧的文武散阶,于是统一了职官的品与阶。如阶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阶特进,即为正二品。此外,凡领空名的职事官一律罢去,这就为后来职事官的正名举职创造了条件。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概括元丰改制的背景和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元丰改制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3分)
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地政权分配,使全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1)材料一反应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
材料二: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620年赴北美大陆在大西洋五月花号船上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源头,1639年北美出现了《康涅狄格根本法》,宣称主权属于全体人民,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宪法。(此后)1791年法国宪法问世,1908年大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的基本原则有:私有财产、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法制、人权等原则。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材料四: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民国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了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史》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17—18世纪美国宪法制定和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世民设计的“管理结构”是一种“三权分立”的均衡结构。……宋代统治者是“重商主义”者,太祖赵匡胤曾经表示 ,应“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至神宗时,居然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朝廷的价值取向与16世纪的欧洲皇室相当类似。
——材料均摘自穆晓军著《财经简史——人类财经文明的演进和经验》
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认为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 “唐代中叶开始,……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了宋代经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另一方面,君主和人民中间等级的官吏亦改为选举”,“官吏从君主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经济亦有显著变化,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
——以上材料转引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史实论证唐宋的“现代”大转型。
(2)依据材料二指出内藤虎次郎所说的“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的表现。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剧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在这两种制度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12分)元代实行的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戊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
——摘编自宋濂《元史》等
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及其权力行使的特点。(5分)
(2)据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5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
(25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在行使监察权力之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监察。历朝对于严格监察官员的选任主要奉行三条原则:其一,注重监察官员的基本素质。其二,注重在具有实际政治经验和有良好治绩的各级官吏中选拔监察官。其三,晋升从优,出将入相。御史台至东汉时已开始独立行使职权,魏晋以后成为皇帝亲自掌握的机构,台官的地位也相对独立,往往不受台主牵制,而直接向皇帝上章弹奏。唐玄宗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庭弹奏。宋朝规定御史每月必须奏事一次,称为“月课”,如果上任百日还无所纠弹,就要被罢黜,或调任外官,或受罚俸减薪之处分。同时加大对失职者责任的追究,监察官员倘有滥用权力,除受到同行纠弹之外,也常要负实际责任;如有案件长期积压、定罪量刑错误、钱粮埋没等项依律处理。清代“科道合并”,“台谏”进一步合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纠官与谏官的两种职能也无形中变为一种职能即纠举百官。康熙初年,干脆废除巡按御史制度,“事权尽归地方的总督或巡抚”。雍正时,又将“六科给事中”改隶都察院。自此,历史上封建监察制度的影响也不复存在。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古时举行考试和监察制度,也有很好的成绩,像满清的御史,唐朝的谏议大夫,都是很好的监察制度。举行这种制度的大权就是监察权。监察权就是弹劾权。”“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这样就证明了,用输入物质文明的方法不能改良中国,只有用根绝官吏贪污的办法才行。”因此,中国的前途“只有革命”。
孙中山指出:“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孙中山认为:“将国外的规制和本国原有的规制,融合起来,较为完善。”“欧美对于民权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彻底。因为不彻底,所以人民和政府日日相冲突。因为民权是新力量,政府是旧机器,我们现在要解决民权问题,便要另造一架新机器,造成这种新机器的原理,是要分开权和能。人民是要有权的,机器是要有能的。”“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建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并评论孙中山有关权力监督的主张。
制度变革、思想演进,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强弱,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宰相是辅弼重臣的总称。宋承唐官,然两代宰相之设制精神颇相歧异。唐代相制重在谨慎大政,而宋代以杜绝强臣专擅之弊为要。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宰相制度的异同。
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2)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昂进”所呈现的特征
阅读并回答问题: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卫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唐朝、北宋、明朝统治者为了防止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其方式和结果如何?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结论二: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
结论三: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回答问题:
(1)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有何特点?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
(2)结合19世纪中期的史实,说明结论二的合理性。
(3)结合史实,简要评述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太祖撤销殿前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最高级将领,而以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变成为禁军的最高将领,合称“三衙”。“两司三衙合十二员,分天下兵而领之。”……北宋名臣李纲曾赞曰:“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祖宗之明智”。宋太祖还以文臣充任地方军职,实行以文制武。
……
宋太祖设阶级法,明确军队内部的等级尊卑关系……使各级军校,各司其职,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将帅绝对服从皇帝,军队绝对服从中央。……太祖还设立更戍法,以“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为军事部署的指导方针,因此大量禁军驻守外地。政府规定,除殿前的捧日、天武两军外,其余诸军“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禁军的驻地经常更换,轮流戍守边陲。
-----摘编自顾吉辰《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威的举措》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采取的军事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太祖的这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