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三位教师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教师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属于唐玄宗时期;乙教师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丙教师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进行考证,得出并非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甲教师立论可靠
B.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乙教师认识准确
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教师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教师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自废(佛)已来民役稍希(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
——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年)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时期的县,以户口多寡划分等第;从唐代起,县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划分等级;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多寡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 (分别指交通频繁、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过多、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标准。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 “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
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中期以前,在谏官、御史任上成名者众多,如包拯、赵抃、唐介等,敢于向皇帝仗义执言、对大臣大胆弹劾,对防止朝政走向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了北宋中晚期,“谏官不论得失,御史不劾奸邪”。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施行效果取决于皇帝
B.古代监察谏议体制对权力监督和反腐起到了一定作用
C.古代谏官、御史的个人素质对监察谏议制度影响极大
D.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B.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材料可以表明古代法律(   )

A.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
B.以维护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
C.是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
D.以民间私法为主要立法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 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葛兆光在《宅慈中国》一书中有如下论述:唐人有“海纳百川”的“天下共主”的气风,把自己家门大开着,任外族人把中国书籍随意抄回去,并不觉得这就泄露了国家机密。及至宋代,汉族对强大外敌普遍的焦虑和紧张,使这种文化馈赠就有了限制,朝廷不允许中国书籍随意流出,尤其贩卖“禁书、阴阳、历算、兵书、敕令、时务、边机、地理”给“外人”是要判刑的。对于中国思想史上这一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宋代文化风气相比唐代变得内向
B.宋朝人的国家安全意识得到加强
C.宋代的边疆危机是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
D.宋朝的文化政策是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渊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区建制沿革和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以下是江西地区部分时期建制或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豫章郡——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江西巡抚”,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秦朝——唐朝——宋朝——明朝
B.秦朝——唐朝——元朝——明朝
C.汉朝——唐朝——宋朝——清朝
D.汉朝——元朝——明朝——清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综观国史,政治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竟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  )

A.秦汉隋唐 B.秦汉 宋元
C.西周 隋唐 D.秦汉 明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邦国”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
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说:(唐)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若未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唐中宗曾不经两省而径自封(小)官,觉得难为情,故装置诏书的封袋,不敢用常封而改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官员被称“斜封官”。由此说明:(   )

A.唐朝皇帝的专制权力是有限的
B.三省六部制度就是为了限制君权的
C.两省的长官相互制约,为限制相权
D.唐朝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法治规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