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蒋以化《西台漫记》载:“我吴市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雍、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织则腹枵。”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材料主要反映了吴市地区手工业的生产状况 ②材料说明吴市地区手工业分工较细③材料说明吴市手工业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材料说明小户已完全依赖大户而生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年间,朝廷根据江南机户的请求,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丝织业日趋兴盛,南京织机已逾三万张,出现了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丝织工场。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丝织生产的分工也更细密,机房织出的生绢生绸,还要经过练房、染房、漂房的加工。不管是机房、练房,还是染房、漂房,内部又有许多分工,如练房内部有煮、沤、曝等不同的工序分工。
材料二
请回答:
(1)广州十三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 B.官营贸易机构 |
C.政府特许的民间外贸商行 |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
(2)根据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并谈谈你的认识。
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A.从农耕文明开始转向工业文明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
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特征 | D.民主思潮给社会带来思想解放 |
日本著名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隔,已不可同日而语。”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
A.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
B.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D.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现 |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租赁)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
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这一材料反映了
A.苏州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管理严格 | B.明朝时苏州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
C.苏州丝织业生产分工细、规模大 | D.明代手工业者悲惨的处境 |
下列都是明朝农业生产的特点,其中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有决定作用的是
A.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 B.农业生产技术超过前代 |
C.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 D.引进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 |
从下图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
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
材料一 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
耕地面积 |
人口 |
明初 |
8.5亿亩 |
6600余万 |
清前期 |
10亿亩 |
4.1亿 |
材料二 (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自《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珠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经济发展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