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图片记载的是一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   )

A.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 B.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C.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 D.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出现新的社会分工
②江浙地区自南宋以来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③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尤其是蚕丝和棉花
④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现在明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

A.奴隶制生产关系 B.封建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江浙地区出现了316个市镇,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中介)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上述材料直接体现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有 
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业市镇分布密集   ③商品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  ④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②出现了市镇经济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户”是指(    )

A.手工作坊主 B.雇佣工人 C.地主 D.佃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冯梦龙在小说集《醒世恒言》写到:“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   )

A.是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可作为研究明代文学的直接材料
C.是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说明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技术水平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