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二 关于明代中后期石门镇(注:浙北名镇之一)油坊经济的发展,文献有载:“崇为吾郡上游,当孔道,号剧难治,而石门镇为甚……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无赖,或故髡钳而匿名避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防夷五事》: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据称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据称借领外夷资本积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据称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据称夷船进泊处,应请酌拨营员弹压稽查也。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指出《防夷五事》的政策实质和消极作用。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各无异议” |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朝引进的粮食作物,与该作物同时代的经济现象是( )
A.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
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
C.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 |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稀疏而微弱 | B.发展非常缓慢 |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岳麓版必修二》
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三体现了哪些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一反映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亦主要靠“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贩油豆来此”。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门镇出现了雇佣关系 |
B.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C.石门镇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D.石门镇的榨油原料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地 |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
B.“率天下……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
C.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赋税制度的改革,收取货币地租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C.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A.③④①② | B.④②③① | C.④③②① | D.②③④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