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这个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应该从民间着手进行分析,比如民间的商业生产、贸易、礼仪、生活、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对此,你的认识是
A.可行,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民间各行业的发展 |
B.不可行,这些方面不能较全面地展示明朝的民间生活 |
C.可行,这些方面的资料丰富且真实性较强 |
D.不可行,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经济政策 |
中国近代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海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
——《中国古代经济通史》
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
——陶煦《租核》
材料二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材料三
第一辆出厂的解放牌汽车 1954年毛泽东给爱姆发动机试制成功的贺电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关于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述。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化的认识。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重要的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制约这一时期我国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
——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朝代 |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
|||
|
总面积 |
北方 |
南方 |
||||
春秋战国 |
91(全国) |
614.8 |
2.3 |
|
|
94% |
|
秦汉 |
117(全国) |
1048.35 |
5.72 |
|
|
94% |
|
魏晋南北朝 |
122(北方粟、麦)215(南方稻谷) |
1167.7 |
3.85 |
1.925 |
1.925 |
90% |
|
隋唐 |
124(北方粟、麦)328(南方稻谷) |
1450.92 |
6.42 |
3.21 |
3.21 |
90% |
|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三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四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五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分)
(3)依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4分)
(4)你觉得材料三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3分)
(5)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5分)
(6)根据材料五,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
材料三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洋货充斥,洋房栉比,洋人满街,洋气氤氲;二是奇,水能自来,灯赛月亮,钟能自鸣,铁管冒电;三是妙,煤气灯、德律风、跑马、跑人(赛跑),种种西物西事,构思精巧,出人意表。我们看报纸杂志,看文人笔记,对七十年代前后的上海,用墨最多是洋、奇、妙。
——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材料四 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单就上海一地而言,据统计,1911年上海共有工厂4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28.1%;1930年上海共有工厂837家,占全国工厂总数42.4%。
——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2生产工具与图1相比有何优点?图 2生产工具出现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朝苏州城在经济领域出现何种新现象?对当时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怎样影响?此新现象为什么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3)依据材料三、四对近代上海的描述,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反映时代特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人类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 个…… 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观点。有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D.贵重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
A.人口众多 | B.市民殷富 | C.商业繁荣 | D.雇佣关系出现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主 |
商人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封建统治者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与唐朝以前相比,宋朝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
(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采取了哪些“不顾时势”的政策?这一政策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阶段及阶段性特征。(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