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以下古代制度之间明显具有依存关系的一组是(   )

A.分封制与郡县制 B.士族制与科举制
C.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D.均田制与两税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元丰三年(1082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 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何种赋税制度和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水平最为接近

A.两税法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①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将徭役、丁税和土地税合并②加重了小土地所有者的负担,农民大量破产③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取消了人头税,按田亩征收银两,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中,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程度提高的是①租庸调制②两税法③一条鞭法④地丁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条鞭法虽没有推广开来,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这主要说明

A.白银作为流通货币价值稳定
B.交银纳税有利于地主阶级
C.按田亩收税的办法仍然可行
D.徭役到明朝中期已完全废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行一条鞭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大官僚、大地主,这主要是因为

A.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
B.必须把一切税役折成银两
C.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来征收银两
D.按田亩多少收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

A.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
B.逐渐解除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关系
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化和货币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西汉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改革规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演变
B.逐渐由征收实物向征收货币过渡
C.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税日益加重
D.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加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

A.轻徭薄赋思想 B.推行均田制
C.国家收入增加 D.社会稳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比较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主要不同点,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它们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进步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中期始,经明清两代,封建赋税制度不断改革并最终定型,其特色有
①“唯以资产为荣,不以丁身为本” ②“量地计丁”纳银代役
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④“摊丁入亩”征地丁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海外贸易不发达 D.重农轻商的思想
来源:资本主义萌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包括  (    )

A.抵制了西方工业品倾销 B.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禁绝了对外贸易活动 D.限制商业资本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后期开始,中国的赋税基本上是征收货币。对于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①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