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境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   )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时常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张居正传》(第三册卷三十七)载:“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同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                                       (   )

A.农商并重 B.重商抑农 C.扶持商业 D.重农抑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雍正皇帝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应该是

A.海禁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抑制兼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措施,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一项是                                   (   )

A.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西汉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C.西汉初,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D.西汉初,政府对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必须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 
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②巩固专制王权的需要
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的社会思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这一赋税改革指的是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更名田 D.摊丁入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最能体现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
B.“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C.“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其也。)
D.“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因素对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有
①维护农耕经济 ②保障国家安全③确保政治稳定④巩固君主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永乐至宣德年间,海禁略有松动,造船业与海外贸易开始复苏,但即使是在郑和七下西洋时,民间的海禁也并未完全取消。似乎航海只是朝廷的特权,一种上规格的、可以向世界炫耀的特权。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海禁不是一刀切,对民对官有区别  ②海禁松动就会有利于商业发展
③值得炫耀的航海与海禁政策相抵触  ④郑和下西洋的同时明朝还在闭关自守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这主要反映了

A.沉重的徭役、兵役 B.佛教教义对人们的影响
C.繁苛的赋税负担 D.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主观目的是维护其统治地位 B.能从根本上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而阻碍社会进步
来源: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