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天之变,日月薄食(蚀)。四十二月日一食(蚀)。五十六月月亦一食。食(蚀)在常数,不在政治,年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材料反映了(   )

A.老子批评周分封制 B.苟子批判庄子主观唯心主义
C.王充批判“天人感应” D.范缜批判佛教的灵魂不灭论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B.汉初休养生息,政权稳定
C.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D.两宋儒学融合佛道思想,理学产生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B.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C.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D.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前期确立了“守内虚外”的策略,“守内”主要是指北宋政府        (   )

A.加强中央禁军实力 B.加强对百姓的防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加强对武将的控制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                   (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                                     (   )

A.编纂古代最大的丛书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
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上述言论(   )

A.认为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目的 B.表明洋务运动具有客观进步性
C.全面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必然性 D.体现了变革封建制度的j幔巨性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是一位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该人物是   (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张謇 D.孙中山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这种协同的侵略,将要完全剥夺中国人民的经济独立,使四万万被压迫的中国人都变成新式主人国际托拉斯的奴隶。”上述材料出自   (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
D.《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同年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电文中说:“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电报内容反映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西藏的社会经济,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闻,西藏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   )

A.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建立了少数民族自治区 D.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年初评选一位他们认为“对世界事务发挥最大影响的个人”作为上年度风云人物。1986年1月6日,邓小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B.领导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亚洲各国开展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欧盟成立后,捷克成为中国向西欧各国邮寄邮件的中转地
D.两极格局时期,中国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关系特殊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曾先后颁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仰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教会宣读,引起了英国国教会主教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士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对手——法国靠拢。詹姆士二世的做法                                   (   )

A.迎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B.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激起了议会的强烈反抗,发动政变 D.迫于拿破仑帝国压力向法国妥协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到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其含义是    (   )

A.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基础 B.废除农奴制以维护地主利益为前提
C.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农奴仍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材料反映的是(   )

A.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为战争进行动员
B.苏俄为巩固新政权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联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
D.苏联为应对德国法西斯入侵进行战争动员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画面墙上的动物是已经被希特勒征服的国家。希特勒梦想着把苏联也拖进他的“荣誉室”。下列对漫匦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德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苏联形势危急
B.纳粹德国已经征服了苏联以外的整个欧洲
C.漫画创作时间应该不晚于1940年
D.此漫画的作者一定是苏联人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1年美日签订《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申明“要履行日本政府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当时的背景是(   )

A.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
C.日本成为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D.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战败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

国家/年份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美国
167
157
159
153
175
欧盟
128
134
126
148
155
日本
111
119
135
141
112
中国
0
0
0
2
4
其他
47
48
41
14
10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之所以对《上海公报》给予高度评价是基于               (   )

A.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B.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实行“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
C.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
D.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维护了亚太地区稳定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妇女的两张图片

(1)观察唐朝妇女图,可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二唐朝文化与宗教的四张图片(唐玄宗)注石台教经碑

(2)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唐朝流行哪几种宗教?
材料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贞观十有二年秋七月,诏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群生。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象,来献上京。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
(3)请解释“道无常名,圣无常体”的含义?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在宗教文化上的基本政策,并分析其社会原因。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当社会改革露出端倪时,改革的拥护者并非那些无知的或不分是非的人,而是属于这样的人,即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到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改革派的最大弱点是在做出政治判断时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依据。他们试图在朝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或者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要知道隐藏在这种反对的背后,人们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地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是非常有利益的。他们既不准备接受人民所能发挥的这种作用,又不准备发动人民,以让人民知道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是为着国家和民族民族利益着想,因而应该受到人民的支持和尊重。
——1900年12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
(1)材料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融人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文中的观点。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材料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当选集会、总统就职的两次演说。
材料一:在美国诞生的那一年,在最寒冷的季节,一小队爱国志士围着河边快要熄灭的篝火,此时,河流已经封冻,首府被遗弃了,敌人在挺进,雪地上血迹斑斑。在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我们的国父让人民听到了下面的话语:让未来的世界知道,……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在危险的警报响起之后,挺身迎向他们。
(1)如何理解文中“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国父”是谁?概述他是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挺身”而出的?
材料二:今晚令我最为难忘的却是一位在亚特兰大投票的黑人妇女:安妮·库波尔。她和无数排队等候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她高龄l06岁。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黑奴制刚刚废除。……当时像她这样的人……不能投票……
(2)“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1787年美国宪法已经颁行,她为什么还不能投票?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来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