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D.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强制性是余粮收集制的特征之一。联共(布)领导人、被誉为党内头号思想家的布哈林曾说过:强制是“吸引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手段。”布哈林认为强制性有利于

A.保证战时的粮食供应 B.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C.组织农民,发展生产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苏俄1918年的政治招贴画。画中前面是一个工人和一个农民站在旧政权的象征物和锁链上,背后是欢乐的人民自信地向繁荣的工业化未来进军。结合所学判断,该画的用意是

A.号召工农联盟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庆祝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一周年
C.宣传新经济政策 D.拥护有计划的开展工业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时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代”是指(   )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卫国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对此观点的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
B.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
C.列宁提出该观点是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D.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能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小农恢复贸易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而不至于因此破坏无产阶级政权的根基呢?……能够,因为问题在于掌握分寸。”这一认识

A.促进了苏维埃体制的建立
B.推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D.主张推行农业集体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

A.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兴起了新的经济形式“草市镇经济”。(见宋代草市镇表)

宋代草市镇
四川盆地
江南地区
地域名
市镇数(个)
功能
地域名
市镇数(个)
功能
成都府路
202(179镇23市)
茶叶、盐业的贩运、买卖为主
两浙西路
258(58镇200市)
桑蚕缫丝、制笔、冶铸、榨油等
潼川府路
450(370镇80市)
 
两浙东路
 
330(54镇276市)
利州路
135(115镇20市)
夔州路
117(89镇28市)
合计
904(753镇151市)
588(112镇476市)
市镇密度
0.003个/ km²
0.005个/ km²

(表据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四川与江南地区市镇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能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图信息,对“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予以说明。
材料三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法令
1921年3月21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法案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
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俄与美国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相似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2年年底,列宁说:“我们在集体农场上做了很多愚蠢的事,集体农场不是今日之决策。”而后来斯大林却大张旗鼓开展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B.苏联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C.斯大林修正了列宁不务实的政策
D.苏联开展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资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俄(联)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上述评价忽视了这一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D.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某历史学者说:“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上述历史现象发生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 D.赫鲁晓夫实施改革时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真的,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假的,正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假的,物资极度匮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经济政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