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这里的“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是指
A.自由与平等 | B.法制与科学 | C.民主与自由 | D.民主与科学 |
关于下图反映的四股思潮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和图四对旧文化的态度相同 |
B.图二是图一反映的思潮的发展和深化 |
C.图二和图三分别代表了反动和进步的思潮 |
D.四幅图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 |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陈独秀著文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对这一说法的正确解说不包括
A.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思想状态 |
B.完全忽视辛亥革命对思想解放的作用 |
C.是其宣传民主科学的依据之一 |
D.推动探索活动进入学习观念阶段 |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
B.维新变法运动影响 |
C.辛亥革命的影响 |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
B.清末新政时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的救国思潮分别是
A.三民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科学 |
B.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社会主义 |
C.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 |
D.维新思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二十世纪初,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对此思考的结论是
A.“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B.“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