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
C.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D.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涮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A.推翻袁世凯统治 | B.反对尊孔复古 |
C.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 ②洋务派 ③维新派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1917年,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宗旨是
A.推动人的全面均衡发展 |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
A.王韬 | B.康有为 |
C.粱启超 | D.陈独秀 |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并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
A.李大钊 | B.陈独秀 |
C.胡适 | D.鲁迅 |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之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
A.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 B.都把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
C.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 D.都缺乏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 |
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鄙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行仁政无以异也。”这说明陈独秀
A.认为民众觉悟低中国不具备立宪政治的条件 |
B.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 |
C.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 |
D.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 |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 B.创办《青年杂志》 |
C.发动学生运动 |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