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它官员相反”。“ 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
C.虎门销烟 |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 B.主张革新 | C.希望进步 | D.要求守法 |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含义是
A.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 | 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 |
C.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 | D.宣传西方政治学说以启国民之智 |
蒋廷黻先生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描述:“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请问下列选项中属于蒋先生所说的“少数人”的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实行民主共和 | D.提倡重视民主与科学 |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
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民主与科学④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④③ |
针对鸦片走私激增,洋钱大量输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形成“银荒”危机,林则徐主张本国应该流通本国货币,不能让洋钱长期在我国市场和官民中流通。这种主张在当时
①适应了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②具有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④是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抛弃陈腐观念,面向世界 | B.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 |
C.学习西方的科学 | D.探索新知寻求救国道路 |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
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 | B.了解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
C.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束缚 | D.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朝 |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 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C开眼看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 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 )
①冲破了“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睁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商业文明对应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其含义是商业发展导致的社会进步。20世纪初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社会思潮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师夷长技以制强” |
C.“实业救国”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