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持此观点的是
A.马丁•路德 | B.利奥三世 | C.查理一世 | D.孟德斯鸠 |
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
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
(浙江省2009届高考押题卷20题)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作品是
①《神曲》②《歌集》③《三国演义》④《红楼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马丁·路德 | D.贵族 |
马克思指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他”是指:
A.达尔文 | B.牛顿 | C.伽利略 | D.马丁•路德 |
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的实质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教皇权力至上 |
C.《圣经》权威下降 | D.教会从属于国家 |
但丁被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新时代”社会状况的准确理解是
A.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发展 | B.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生产 |
C.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 D.科学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属于思想解放运动,理由是
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代 |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 |
C.都借助古代文化 |
D.都没有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 |
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小王准备参加这次活动,他给自己选了以下几个书进行研究。你认为他所选的哪本书存在问题
A.《圣经》 | B.但丁的《神曲》 |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D.彼特拉克的《歌集》 |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