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落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自"。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级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A.

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

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

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

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政治

B.

文化传统

C.

人口密度

D.

地理环境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更新:2022-1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已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

儒学地位颊覆

B.

列强侵略加剧

C.

政局变化迅速

D.

西学深入民心

来源: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乙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 (steam, 即蒸汽机) 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是机器标准化生产的创始国。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对此表示:“欧洲激进思想倾向要求剥夺有产者自己的马车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卫·波特用“机器标准化生产”揭示的政治理念为: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博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895—1898年我国共成立保国会、保川会等团体70多个,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这些团体的建立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促进了政治改革 B.传播了维新思想
C.宣传了民权观念 D.实现了君主立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卡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得救,后者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封建制度日趋巩固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国家政体上看,君主专制政体一个个被推翻,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民主共和制,即使保留了君主制的国家实行的也是君主立宪制。从民主制的内容来看,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区别,但不论在哪类国家中,民主的内涵和享有者的范围都在显著地扩大。”该表述概括的是

A.世界现代史的内涵 B.资本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C.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 D.各种文明的相互借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始于:

A.十九世纪末 B.二十世纪初 C.“一战”结束后不久 D.“二战”以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2年,洛克菲勒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这说明
①生产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③石油能源在19世纪晚期影响巨大   ④垄断势力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综合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