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寇。下列各项中,属于太原会战有机组成部分的是( )
A.平型关伏击战 | B.台儿庄战役 |
C.百团大战 | D.枣宜会战 |
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
C.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
A.打垮日本是美国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
B.中国的坚持抗日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C.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 |
D.开辟第二战场迫在眉睫 |
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
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
C.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
1938年1月,美国兰顿公司出版了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访谈实录《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兰顿公司在该书的封面写下:此书告诉你,为什么日本不可能取胜。读者得到的最佳答案是
A.日本侵华战争的性质 | B.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凝聚力 |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开辟的下面两种类型的根据地相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 ( )
A.党建立的政权组织原则相同 | B.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相同 |
C.根据地政权的军队性质相同 | D.主要根据地的地域分布相同 |
读某战役示意图,对该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 | B.反映敌后战场的形势 |
C.采用了瓮中捉鳖战术 | D.表明了民族利益至上 |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2011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代表福建省委,在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上用“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十六个字概括了“福建精神”。下列时代精神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征精神 ②五四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①③②④ | D.③④①② |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1943年3月为祭奠戴安澜,蒋介石在重庆献赠挽联。毛泽东在延安作诗道:“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国共两党都对戴安澜给予高度评价是因为他
A.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而战,堪称楷模 |
B.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
C.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英勇牺牲 |
D.用事实证明了黄埔精神优于武士道精神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
C.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
“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
A.喜峰口战役 | B.枣宜会战 |
C.平型关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