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 B.淞沪会战 | C.太原会战 | D.台儿庄战役 |
2014年底,台湾军方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此前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如下图)这说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 B.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
C.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 | D.“一国两制”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代表包括了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在内100多人出席。这次会议的召开
A.促进了抗日联合政府成立 |
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标志着抗战转入相持阶段 |
D.促使国共关系开始走向合作 |
1931年6月,日本陆军省与参谋本部出台的《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提到:“务使关东军首脑善体中央之方针,在令后一年里,隐忍持重,避免因排日行动引起纠纷,万一发生纠纷时,应作局部处理,努力不使范围扩大。”但9月,陆军中央部接到关东军司令官的报告称:“我军正在出动主力,扫荡满铁沿线之中国军,并使之扩大化。”此材料反映出( )
A.九一八事变是由中国的排日活动所引起 |
B.日本存在政府和军事集团二元化倾向 |
C.日本军部并未掌握政府实权 |
D.关东军与日本政府存在尖锐矛盾 |
下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
A.1943年 | B.1945年 | C.1997年 | D.1999年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
C.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
日本统帅部修改的大正时期《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规定“以中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如下:初期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 B.华北事变八一三事变 |
C.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 |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
右图为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这说明
A.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
B.列强侵华直接摧残民族工业。 |
C.外国列强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
D.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日斗争 |
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
从下表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份 |
阵亡人数(人) |
1937 |
125,130 |
1938 |
249,213 |
1941 |
144,951 |
1942 |
87,719 |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
A.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 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
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 | D.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决定主要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据此,毛泽东旨在( )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
B.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C.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
D.突出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