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

人民的迫切愿望

B.

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

知识分子的共识

D.

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来源: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

年份
华商
日商
实数
比重
实数
比重
1921
9482.2
75.9
1967.1
15.2
1931
15251.8
56.7
10851.1
40.3
1936
17294.6
44.2
19615.1
50.1

造成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因素有(  )
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
②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
③日本加紧对华侵略,在华势力不断扩张
④华商发展缓慢,日商资本迅速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是( )
①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②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③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④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94%。”这表明当时(    )

A.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
B.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C.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
D.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
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A.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          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           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13年,南阳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

A.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
B.南洋公司注重营销策略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涌动
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

年份
华商
日商
实数
比重
实数
比重
1921
9482.2
75.9
1967.1
15.2
1931
15251.8
56.7
10851.1
40.3
1936
17294.6
44.2
19615.1
50.1

下列关于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因素和状况表达正确的有(   )
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
②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
③日本加紧对华侵略,在华势力不断扩张
④华商发展停滞,日商资本迅速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和1871年相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了224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55倍。60年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182倍。尽管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还对中国很不利,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近代中日贸易中,日本处于出超地位
B.近代中日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为保护民族经济要注意与日本这样的国家保持距离
D.平等友好是中日贸易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 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 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①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          ②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
③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④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年卢作孚创办了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曰:“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材料体现了卢作孚的经营理念主要是

A.培养员工的关爱国家精神 B.培养员工的互爱互助精神
C.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思想 D.关注员工的人本主义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2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部分)(数据整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此表说明

时间
岁出总额(万元)
军费支出占百分比
债务支出占百分比
经济建设支出占百分比
教育支出
占百分比
1928年
49700
49.7
33.3
0.6
1.5
1929年
61875
42.9
33.4
0.4
2.6
1930年
71200
43.8
39
0.2
2.0

A.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
B.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
D.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