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列三位历史人物的图片,并将他们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应当是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 B.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 D.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
下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刊载的一幅题为《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的漫画,它表达的主题是( )
A.帝国主义侵夺中国铁路权益 |
B.晚清时期中国进入铁路时代 |
C.近代铁路技术装备依赖西方 |
D.清末铁路都由欧美列强兴建 |
晚清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重点应当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但是实施的结果,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一筹莫展。当时中国钢铁业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
B.清政府尤其是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
C.重工业投资多、周期长、利润少,私人不愿意投资 |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股份票证。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证明中国已成为市场化国家 |
C.表明中国出现招商引资的股份制经营方式 |
D.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活跃 |
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 =农业+ 家庭手工业
②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③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近代企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一直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①④②③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②④③① |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强调国家垄断,反对私人竞争 | B.强化国有企业,发展公有经济 |
C.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D.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
①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②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
③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 B.工商皆本 | C.重利轻义 | D.重农轻商 |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三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侵略加剧 |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
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20世纪初,宣扬实业救国论的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1905年把振兴实业、讲求物质说成是“救国至急之方”,攻击革命派的“自由、民主、革命、自立之说”,是所谓“毒溺中国之药”。上述现象说明实业救国论( )
A.正确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B.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
C.对中国政治变革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1895年12月《申报》刊出《论商务不宜掣肘》指出“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中国之大利归之于中国之民,而勿掣其肘”。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利益分配中“一体均沾”原则 |
B.是对《辛丑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应对 |
C.是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列强商战的愿望 |
D.迫使清政府实施新政、推行政治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