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要式买卖” ……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 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 。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
A.注重形式规则 | B.最早的成文法 |
C.保护私有财产 | D.保护贵族利益 |
英国著名法官G·休厄特说过:“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被实现。” 下列《十二铜表法》的条款与材料意思最不符的是( )
A.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
B.审理之日如遇仲裁员或诉讼当事人患重病,则应延期审讯。 |
C.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 |
D.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十二铜表法> 规定: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要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材料显示该法( )
A.确保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 B.以经济原则量刑 |
C.严格等级制度 | D.倡导人身自由至上 |
《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出其核心内容是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维护贵族利益 |
C.“人治”取代“法治” | D.人人平等与自由 |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保护弱者原则 | B.权利平等原则 |
C.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 D.注重证据原则 |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 | B.稳定社会秩序 |
C.保障平民利益 | D.维护帝国统治 |
《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其一是“占有时效为两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下列各项对材料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强调了物品所有者对物品的占有权 |
B.强调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独立自主地位 |
C.突出了物品的所有权及归属的理念 |
D.是奴隶制度在意识、观念上的表现 |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
B.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
C.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
D.主张重罪轻罚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法制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它有着很强的传承性和影响力。符合下面的法律传承影响规律的选项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 B.罗马法 |
C.美国1787年宪法 | D.《权利法案》 |
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过程长达1000多年。早期罗马法的诉讼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言词,诉讼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这部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 B.《查士丁尼法典》 |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D.《查士丁尼新敕》 |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
B.《十二铜表法》维护全体下层群众的利益 |
C.《十二铜表法》为平民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
D.《十二铜表法》使平民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法律地位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三 在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马克思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思想?
(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什么矛盾?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罗马法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
千百年来,罗马不仅指一段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更代表一种宏伟而博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指( )
A.深奥系统的哲学思想 |
B.建筑风格 |
C.追求知识、敢于冒险的民族精神 |
D.博大缜密的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