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下遗嘱,希望把自己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慕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慕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 | B.《十二铜表法》 |
C.成文的万民法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法制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它有着很强的传承性和影响力。符合下面的法律传承影响规律的选项是( )
A.《十二铜表法》 | B.《罗马法》 |
C.《汉谟拉比法典》 | D.《权利法案》 |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古罗马时期,有一种人,他们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力求为平民说话、办事,任职期间不能离开罗马城一天以上。他们是( )
A.元老院的贵族 | B.共和国的执政官 |
C.共和国的“第一公民” | D.平民保民官 |
公元2世纪的阿里斯泰德赞扬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的如何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除在公民之外。”他赞扬了罗马的( )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 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 |
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 D.罗马法蔑视人权 |
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主要是因为它 ( )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通用 |
B.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 |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
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 )
A.《王位继承法》 | B.《十二铜表法》 | C.公民法 | D.万民法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 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
B.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
D.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
古罗马流行的观念:他们的法律制度,一半受其特有的法律支配,一半受人类共同的法律支配。罗马皇帝曾有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这表明( )
A.法律都是国家主观意志的表现 |
B.罗马法维护罗马全体人民利益 |
C.国家意志和客观规律间处于对立状态 |
D.法律制定应遵循客观经济社会规律 |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
B.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
C.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
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
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对罗马法作了这样的阐述:“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包括:( )
①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重视法律程序 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