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
A.以氏族为姓 | B.以国名为姓 |
C.以居住地为姓 |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其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生”;“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以下对上面“姓”的几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起到了瓦解宗法制度的作用 ②具有明血缘的作用
③没有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弊病 ④具有辨别婚姻的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追溯历史渊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取胜,那就完全要看他的实力了。”下列诸侯行为中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
A.世卿世禄 | B.诸侯争霸 | C.嫡长继承 | D.随王出征 |
观察下图,对其体现的政治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
B.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
C.以血缘关系来维系 |
D.确立封建等级秩序 |
以下各项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特点的是 ( )
A.北方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
B.佛教对思想文化和艺术具有重大影响 |
C.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经验得到了系统的总结 |
D.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度说明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下,权力与财富的分配是基本均等的 |
B.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度的重要工具 |
C.在宗法体系中,包含有庶人,但不可能有奴隶 |
D.宗法制要求同姓不婚而导致亲疏混乱 |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
对右图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商代统治前期曾屡次迁都 |
B.商朝疆域曾南至长江流域、东北达今辽宁 |
C.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
D.位于今陕西渭水流域的周是商的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