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 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
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 D.蕴含近代民主法制的基本精神 |
顾炎武倡导分权众治的思想,“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一思想在清朝社会中的实际作用是
A.纠正了君主专制弊端 | B.废除了君主制 |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 D.强化了君权 |
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
C.反对实行分封制 |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攘。……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下列与唐甄思想相似的一项是
A.制定经济计划 | B.国家干预 | C.建立福利制度 | D.自由主义 |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五牙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
C.认为儒学不能经世致用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明清进步思想彻底批判儒家文化 | B.明清进步思想主张实事求是 |
C.明清进步思想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 D.明清进步思想反映平民需求 |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皮肤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 |
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 |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 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
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陆九渊 | B.顾炎武 | C.王守仁 | D.黄宗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