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因信称义”,“致良知”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胡适认为:“中国近世哲学的遗风,起于北宋,盛于南宋,中兴于明朝的中叶,到了清朝,……哲学的门庭,大有冷落的景况。”明朝中叶哲学“中兴”的表现之一是( )
A.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 | B.王夫之主张“理在气中” |
C.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 | D.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 |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 B.程朱理学的兴盛 |
C.城市经济的发展 | D.科举制度的完善 |
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时期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 )
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
B.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 |
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
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 |
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为“致良知”,康德强调:不是上帝制造了像他自己一样自由、平等、博爱的人,而是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在这里,王阳明和康德实际上都( )
A.反对上帝,自觉理性 | B.强调博爱与平等 |
C.强调理在先气在后 | D.认识自我的纯粹理性 |
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与。”限制子女经济权的目的是( )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 B.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
C.教育子女勤俭持家 | D.维护纲常伦理秩序 |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
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 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 |
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 D.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 |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
A.理生万物 | B.格物致知 |
C.心即理也 | D.强调人格、修养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精神。尊师相,抑君权,虽亦有流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一反动也!”钱穆意在强调( )
A.科举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
B.宋朝理学洋溢着革新精神 |
C.废除丞相与历史趋势相悖 |
D.宰相制度能有效抑制君权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 | B.话本和小说 |
C.元曲和傩戏 | D.风俗画和文人画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
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
——摘编自《程朱理学对宋元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李约瑟曾经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提炼正确,限18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