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法,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 B.“知行合一”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鹅湖之会”是指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述不可能是朱熹言论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B.“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
C.“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 |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2010年12月10日起,CCTV—10“百家讲坛”连续14集播出《传奇王阳明》。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下列言论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①“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④“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 B.程颢 | C.朱熹 | D.王阳明 |
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家是
A.荀子 | B.朱熹 | C.王阳明 | D.王夫之 |
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
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陆九渊 | B.顾炎武 | C.王守仁 | D.黄宗羲 |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
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
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
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 B.王阳明 | C.陆九渊 | D.朱熹 |
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 | B.朱熹 | C.王守仁 | D.黄宗羲 |
《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A.法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C.程朱理学 |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