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体系 |
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 B.“天地为万物之本” |
C.“夫行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觉醒 |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深入 | C.商品经济发展 | D.社会动荡加剧 |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吾心即是真理” | D.“心外无物” |
中国古代史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太简”,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支离”。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A.张载 | B.二程 | C.陆九渊 | D.王守仁 |
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
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理学在宋代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思想的影响 |
B.科技发展到顶峰 |
C.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
D.朱嘉等人的努力 |
假如穿过时空隧道,让你回到元朝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你着重应该复习以下哪本教材( )
A.《四书》 | B.《春秋繁露》 |
C.《五经正义》 | D.《四书章句集注》 |
陈寅恪的《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禅宗语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主张类似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的仁恕学说 | B.朱熹的理学 | C.董仲舒大一统主张 | D.王守仁的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