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这表明他(  )

A.推崇儒家仁义学说 B.抨击清代考据学派
C.批判理学空谈误国 D.首倡经世致用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斡(1152—1221) 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可能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   )

A.孟子、荀子 B.董仲舒、朱熹
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发于本心 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他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的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骇人听闻的论断,居然在一门古老的学科——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