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

A.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来源:201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第二单元测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来源:201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第二单元测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来源:201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第二单元测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个时代,有人主张学问要自有心得:读孔子之书,必须与自己的经验相印证;如果心中不以为然,那么,即使是孔子之言,也不能承认就是对的。这种思想观念传播甚广,知识界于是出现了不少特立独行之士。这最可能是以下哪类人物的主张(   )

A.诸子百家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五四健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吸收佛教、道教思想阐释儒学 D.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何谓美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
C.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D.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主张不属于“二程”(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 “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而且“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是“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lie)点之人物。”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

A.提出“致良知”学说 B.主张儒、佛、道并重
C.创立了理学体系 D.致力于复兴儒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提出“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以此倡导(   )

A.人性本善 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
C.格物致知 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