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
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进行过激烈的辩论的焦点是(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
C.理气的关系问题 |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节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介导“自由、平等”思想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
A.程颐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C.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D.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经世致用 |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 )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 B.孟子的仁政思想 |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
某古代学者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也就体悟“天地生物之心”,并借此明白仁的道理。这种把自然与人心结合加以论述的学问应是
A.汉代经学 | B.魏晋玄学 | C.隋唐佛学 | D.宋代理学 |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
在武则天去世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反反复复在变。如唐前期对她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从南宋开始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明代以来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唐朝灭亡的教训的影响 |
B.儒学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加强 |
C.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下降 |
D.唐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