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反映出理学家

A.注重研究自然科学 B.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C.注重研究人文科学 D.以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  )

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 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
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以上思想及活动

A.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B.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C.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D.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守仁(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该观点有利于

A.重建儒学的信仰 B.完善心学体系
C.否定孔子的权威 D.批判专制的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的学说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在他看来,商人、田夫等皆可为圣为贤,圣贤功夫从庙堂走向市井、村落。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虽终日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四民异业而同道”。“他”指的是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知耻、知愧、知恩。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观点可以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

A.“知行合一” B.“人人同具良知”
C.“格物致知”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