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同属于理学的不同流派,但与其不同的是(  )

A.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B.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主张“人心”是万物本原
C.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D.坚持“性善论”和“仁”的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是要(  )

A.研究天人关系 B.明白道德之善
C.认识自然规律向 D.关心社会进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学者甲认为,要把握“理”,需要“格物致知”;学者乙则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只要内心反省就能体会。学者乙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陆九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

A.秦朝 B.汉初 C.宋代 D.民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专制皇权的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

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
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
B.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是如何发展陆九渊心学体系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阳明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