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B.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C.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 |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大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世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
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 D.儒家教育取得发展 |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易经》 | B.《论语》 | C.《孟子》 | D.《春秋》 |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骄横好胜的江都王(今扬州)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B.“其(君)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
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
A.霾是灾难的象征 | B.君权神授 |
C.天人感应 | D.自然规律 |
《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中写道:“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同的法律。”其中“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的含义是( )
A.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
B.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基础 |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
A.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 |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
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
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
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顶端,没有人或制度能够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但□□□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保持相对有序的环境。”□□□中的字可能是( )
A.孔子 | B.董仲舒 | C.孟子 | D.老子 |
下列不属于西汉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A.“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
B.“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
C.“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D.“人之寿命化天之四时,人之喜怒哀乐之答春夏秋冬之类也” |
《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在作者看来,当时( )
A.应鼓励追求财富改善民生 | B.应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D.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
《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 。”据此可知( )
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功能 |
C.《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 |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 |
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 )
A.炫耀文治武功 | B.祭祀天地神祇 |
C.神化君主统治 | D.报答天地之恩 |
“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