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是古代帝王的重要活动。《史记·封禅书》记载:“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但是,古代帝王封禅活动在汉代以后却日益盛行,这主要是由于
A.儒家德政思想的推动 | B.神化皇权统治的需要 |
C.“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 D.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庄子 | B.董仲舒 |
C.李贽 | D.王夫之 |
下图人物当初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
A.“君权神授”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
D.“春秋大一统”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谴告之;不知自省……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正确揭示了君与天的关系 |
B.目的是神化君权巩固统治 |
C.带有封建迷信思想 |
D.宣扬君权的正统地位 |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C.“大一统”的主张 | D.“三纲五常”学说 |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
A.“大一统”理念 | B.天人感应思想 |
C.民本仁政观念 | D.封建迷信思想 |
汉宣帝时,有美丽而罕见的大鸟出现在彭城,民间认为这是凤凰降世,是圣明天子在朝的祥瑞。侍中宋翁一却认为,祥瑞不降临在天子所在的首都,却降临在彭城,不值得当作祥瑞。朝中儒生对宋翁一群起攻之,他们反驳说,天下一家,凤凰降临在京城和降临在彭城有什么区别呢?激烈争辩后,宋翁一磕头认输。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得的历史认识不包括
A.祥瑞是古代帝王神化自己的一种手段 |
B.分封制对思想的影响在汉代未能完全消除 |
C.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在汉代逐渐占据上风 |
D.这番争辩反映了儒家的派系斗争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 的形成主要影响是( )
A.政权开放 | B.商业发展 |
C.儒学受抑 | D.武功增强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
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
D.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