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说:“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这说明科举考试是( )
A.文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 B.朝廷笼络文人的有效方式 |
C.追求真才实学为宗旨 | D.学子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这标志着( )
A.行省制度的废除 | B.丞相制度的废除 |
C.六部制度的完善 | D.内阁制度的创立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势力 ②皇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开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 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
C.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
明史记载:“(1425年)夏四月壬寅,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材料反映明朝( )
A.皇权空前强化 | B.内阁参与决策 |
C.内阁统领六部 | D.六部之位形同虚设 |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引文出自
A.《史记·秦始皇本纪》 | B.《新唐书·太宗本纪》 |
C.《明太祖实录》 | D.《清实录·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
A.《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B.《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C.《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
D.《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统治的加强 | B.商品经济的繁荣 |
C.科考制度的影响 | D.思想控制的强化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②三省六部制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成熟
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④清康熙时期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②④ |
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
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