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臣备员(指叶向高谦称自己在内阁凑数)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材料反映了当时
A.君主大权独揽 | B.内阁受到六部非议 |
C.宰相权力极大 | D.宦官参政妨碍阁权 |
下面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一位同学搜集资料做的一张表。对表中“大臣”的职能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 发折 |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
7. 开面 |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
2. 接折 |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
8. 交折 |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
3. 见面 |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
9. 月折 |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
4. 述旨 |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
10. 随手 |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
5. 过朱 |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
11. 封柜 |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
6. 交发 |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
|
|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D.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清史稿》载:“清大学士,延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说明清朝初年( )
A.内阁权力不断扩大 | B.军机处位高权重 |
C.皇权相权矛盾尖锐 | D.内阁权力受制约 |
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 )
图片介绍:①北京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代,1900年毁于战火。1906年重建,1915年增加栏杆及西洋花饰。民国时曾为国货陈列所。1949年解放军入城经此。1990年大修后开放。
①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
②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
③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
④现在建筑主体建于清末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下列建筑能够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太庙 | B.颐和园 | C.太和殿 | D.天坛 |
康熙会典中记载“(漠南蒙古)四十九旗自王而降,岁时必有至阙下者。使之分年相待以免其劳顿,给之稼粟以恤其匮乏,临莅之体,与拂循之仁交近矣。”清设立与此相应的机构是( )
A.土司制 | B.理藩院 | C.宣政院 | D.行中书省 |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 | B.布政使 |
C.三司使 | D.枢密使 |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
A.汉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直接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材料中的“内外诸司”是指( )
①丞相 ②六部
③内阁 ④三司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 B. |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
C. |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 D. |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 皇权渐趋衰落 | B. | 君主集权加强 |
C. | 内阁取代六部 | D. | 首辅权力失控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 秦朝御史大夫 | B. | 汉朝丞相 |
C. | 唐朝六部尚书 | D. | 明朝内阁大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