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官营制度 | B.重农抑商政策 |
C.商帮的出现 | D.“海禁”政策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据此 可推断,唐朝
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 | B.货币贬值严重 |
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 | D.藩镇威胁解除 |
下图为北宋时期“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图。最上边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捣药白兔两边的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的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各转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针铺融原料收购、细针制作、销售于一体
②刘家针铺是私营的制针作坊
③反映了两宋时期中国手工业生产、销售的新发展
④北宋手工业产品出现产品商标,有了产品广告
⑤北宋针铺制作规模大、分工细,使用雇工生产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据史书记载:“初,蜀民……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A.交子先是民间发行,再由国家收归官办 |
B.交子发行适应了四川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
C.宋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财富控制而设立交子务 |
D.国家政府发行纸币有利于克服私人发行交子的弊端 |
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
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
A.大批农民弃农经商 | B.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
C.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 D.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
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
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 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明末孙承泽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乃国家经赋专以收花纹银为主,而银遂踞其极重之势,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表明( )
A.明朝白银已经彻底取代了铜钱 |
B.花纹银成为市场唯一的流通货币 |
C.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白银流通 |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白银大量使用 |
《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宋太祖年号)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赍(携带)券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下列有关材料中的“券”,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B.标志着飞钱的诞生 |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 D.表明抑商政策的转变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
A.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
B.可能使用机器生产,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
C.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
D.存在于1949—1953年 |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
C.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
D.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