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隆庆年间,有一徽州商人黄汴曾记其所见的苏州市场:“苏州聚货段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地域性商帮的开始出现 | B.都市商业十分繁荣 |
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出现 | D.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
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
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 |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者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晋、陕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被彻底打破 |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 B.中国最早的纸币 |
C.国家发行的债券 | D.兑换货币的凭证 |
“洪武初议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可见明政府( )
A.管控重要商品经营 | B.保护民间对外贸易 |
C.加征民营商业赋税 | D.限制地域商帮发展 |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乡村集市渐成地方商中心 | B.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
C.使用纸币“交子”进行贸易活动 | D.设有会馆这一商人活动场所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
B.“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 |
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
D.“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 |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
下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 )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
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
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蒙娜丽莎》是东西方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社会思潮的变化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传统文化的影响 | D.社会上层的倡导 |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 B.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 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