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阅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一和图二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指出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过程中,中国革命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变化,谈谈自己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一:1929-1932年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图二: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1934-1936年)
问题: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根据图一和图二,结合所提炼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教材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内在讨论与国民党合作时发生了争论……马林与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进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1)上述材料表明:中共在建立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什么错误认识?在大革命时期这些错误认识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那些危害?
材料二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要成为抗日政府抗日军队坚强的台柱子。
-----《毛泽东选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什么说中共在政治上趋于成熟了?
材料三 国民党不但对一党专政不愿废止,对联合政府不愿成立,即便对任何迫切需要的民主改革,也一项不愿实行。 从整个形势看来 ……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是一个可能性,这是一个前途。 ……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是从整个形势看来,使我们更有信心地更有勇气地去争取第二个可能性,第二个前途。这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废止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改革, 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引自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怎样的政治构想 ?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中共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出的努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多苦多难,无数仁人志士、阶级、政党为国家的富强和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摆脱了民族压迫,赢得了独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治,“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层面”被“方面”取代,物质(器物)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被割裂开来,“经济现代化”被突出地强调……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领域)都包含着物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
——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层面》
材料二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三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四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材料一关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导致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国民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提出了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来,我们的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投机腐败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地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摘自1926年8月4日中央扩大
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通告的背景。
材料二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三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指出:“……在今后,我们还必须经常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反对腐化堕落现象的斗争,经常把不可救药的腐化堕落分子清除出党。”会后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四 武汉大学法学院马克昌教授今天在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反腐败的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为严厉打击腐败现象,中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在中国检察机关专门设立了负责立案侦查、起诉涉嫌腐败犯罪案件的反贪污贿赂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已取得明显成效。
——节选自襄阳党建网(2005年9月)
(3)依据材料四,分析新时期廉政建设有什么新的特点。
(4)结合四则材料,概括党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主要经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在其代表作《美国世纪》中这样描述“美国梦”:“它是让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梦想,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取得相应成就”。
材料二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近代史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了“美国梦”?
(2)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梦和当代中国梦的共同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40至1949年,先进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过哪些探索和抗争?
(3)结合中国近代抗争史,你认为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挫折。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想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的两次严重挫折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危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革命经历了哪两大时期直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201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4华诞,由以上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待何言?
------------摘自《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形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在土地分配方面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部分内容
材料一:东北沦亡。时有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材料二: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请回答:
(1)张、杨是何时发动“西安事变”的?
(2)材料一列数了哪些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件?
(3)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退让的结果。
(4)材料二中“介公”指谁?张杨“诤谏”的目的是什么?张杨“诤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众多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重要城市的承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他成为一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整体的象征。”
材料二  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材料三

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
材料四

八七会议旧址
材料五

遵义会议旧址
(1)  清朝使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严”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如何结束的?
(2)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南京有着特殊的地位。请列举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的与南京还有关的近代史上的其它历史事件。
(3)  材料三图中会议的会址是在哪个城市?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呢?
(4)  材料四图中会议的会址是在哪个城市?这次会议又有何意义呢?
(5)  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遵义会成为一个历史名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继承”辛亥革命的?
(3)材料三中“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道路?各自结果如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 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与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北平,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在那时,按照薄一波同志的说法就是,“我们党要取得革命胜利,主要靠的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国际的援助,首先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定都北平正好可以更为方便、直接地得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新中国定都北京原因之揭秘》
材料三 党中央成立后,从上海开始,至北京结束,这一红色“巨流”,在其87年的艰辛历程中,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党中央的这87年艰辛历程,饱含了党由于右倾、“左”倾错误带来的惨痛教训,也饱含了党在斗争中不断走向成熟的经历……。
——引自新华网2008年9月30日《从上海到北京,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邮票反映的事件的名称并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邮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领导中心分别确定在图1和图3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定都北京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所在地变迁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学良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逾益激烈,招
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此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未超
过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任何国家和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
动。
--------1932年11月20日日本政府发表的意见书
材料二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是内忧外患相通之时,一方面内有狂暴的土匪,天
天拼命地杀人放火;另一方面外有日本帝国主义,天天向我们猛烈地侵略,日寇
敢来侵略我们的土地,甚至公然要灭亡我们整个国家,就是我们国内有土匪扰乱,
不能统一。
-------1933年5月蒋介石的文章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土匪”指的是什么?(2分)
(2)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日本和蒋介石各是怎样的解释?他们为什么要这
样解释?
(3)你认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先生从台北出发,先后到达祖国大陆的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并发表了“三项体认”和“五个促进”的新闻公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材料二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三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请回答:
(1)20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行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后共同开展了什么运动?
(2)1937年,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事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3)“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什么?
(4)从国共两次合作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