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民族团结意识,某中学党支部、德育处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生活感悟
同学们了解到,多年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以下是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

注:这1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目前,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贫困人口减少了近60%。
材料二:过去10年来,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总量达到4万多亿元,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民族地区的总量达到8900亿元。“十二五”期间,中央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上还要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以目前年均20%的增长速度看,5年投资就会翻一番。
哲学智慧
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

付诸行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认识到,增进民族团结需要靠各民族人民包括我们青年学生的共同努力民族团结无小事。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能从民族地区的发展中感悟到哪些成功经验?
(2) 请你用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3)面对下列可能遇到的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情景一:暑假到西藏旅游,导游提醒,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与禁忌很重要。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倒酥油茶敬客时,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至面前时,才能接过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藏族人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
情景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身边外来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也不断增加。有消费者与一位卖烤羊肉串的维吾尔族青年与发生纠纷争执时,旁边有人借机煽动,试图制造事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6月中旬,从兰州市西固区开始,一夜之间,牛肉拉面均涨价0.5元,大碗牛肉拉面由原来的2.5元上涨到3元,而小碗牛肉拉面则由原来的2.3元上涨到2.8元。对此,兰州市物价部门迅速出台规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对此,某校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实行最高限价。
反方观点:政府不应该实行最高限价。
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运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加以论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践与探究(依据题意,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10分)
你所在的学校将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设运动项目团体总分和精神文明班级两个集体奖项,各奖前三名。假设你是高二年级一班的班长(全班男女同学共50人),你将如何组织 你们班参赛?请设计一个参赛方案,并结合所学的哲学常识简要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区由 于大面积种植龙眼,导致龙眼价格偏低,果农亏损。无奈之下果农大量砍 伐龙眼树。该地一所中学高二(6)班学生打算对果农砍伐龙眼树的情况进行一次调研。假如你是这次调研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工作。
(1)拟定调研活动的主题。(2分)
(2)确定调研活动的内容(2分)
(3)给果农提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6分)
(4)说明调研活动蕴含的经济学知识(至少写出两点经济学知识)(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将标准提高到人均纯收入1 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 007万人。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今后三年中央财政再支持5 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 000所县级医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中央政府“大手笔”投入,体现了政府强烈的民生情怀。
(1)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每个措施2分,依据1分,共12分)

现象或问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经济学依据
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水平、质量差距过大。
 
 
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
 
 
看病难、看病贵。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的财政投入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都离不开国家财力的支撑。近年来,许多重大建设项目的建成,如青藏铁路;经济避免大起大落,持续健康发展;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建设,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健全;“两个确保”的顺利推进.......财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问题:(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
(2)财政作用巨大,有人认为国家财政越多越好。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明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文化,让世博更精彩。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以下是部分国家馆。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材料三、上海世博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上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许多观景带被严重破坏,地上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等废弃物,地面上变成了黑糊糊的泥地,休息的长椅上躺满了人,……令工作人员苦不堪言。
(1)结合上述材料,对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6分)
(2)结合上述副主题,从文化角度,说明城市如何才能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3)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如何保护世博园区的环境提出几条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蔓延,我国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此事也引起了某班学生的关注,他们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围绕“扩大就业”问题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组同学就当前的就业状况进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
同学甲:“在经济形势下滑、企业裁员潮袭来时,最无招架之力的是外出打工的民工。民工输出大省四川、安徽、河南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返乡潮。”
同学乙:“2007年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2009年突破600万人。”
同学丙:“目前我国每年新增需要就业的人数约在600万人以上。这种劳动力净增长的趋势可能要到2014年左右才会停止。”
第二组的同学在探究中了解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就业。
第三组的同学通过讨论认识到,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转变就业观念,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开辟一片心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1)结合同学们的发言,你认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2)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请简要回答就业的意义。
(3)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党和政府、劳动者如何应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张的父母因为所在单位改制而先后下岗,共获得一次性相关补偿10万元。下岗后在外企做临时工的妈妈提议用这笔钱投资股票。在小区做保安的爸爸则建议买国债,长年患病的爷爷认为应为全家买人身保险,而正在上高一的小张则请求家里把这笔前存银行定期,以便为自己将来上大学做好资金准备。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和小张家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家庭理财方案,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南方某药业集团确立的经营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质量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效益为目的。本着这一经营理念,该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我国药业的领先水平。
结合材料,说明该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能够一直领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高一(5)班同学围绕"中学生消费面面观",组织了一次综合探究,通过采访,他们收集到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对消费的不同见解。甲同学说:"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乙同学说:"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在活动中,他们还了解到,如今城市有一群年轻人,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虽然这群人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可也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而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1)对于甲、乙两位同学的消费观念,结合个人的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
(2)面对国情与实际,你认为"月光公子""月光公主"要想成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情境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情境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提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情境三: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筹办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下列是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1998年
葡萄牙
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年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年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
日本
爱知县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年
西班牙
萨拉戈萨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创意。
(3)结合图表,从认识论角度回答: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反映了哪些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22分)




 

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进行研究。

 
(1)  图1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13,分析图12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同学们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消费具有发展前景。同学们认为,在节能减排问题上,需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责、共同努力。
(2)结合图表和同学们的意见,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全国人大
 
 
国务院
 
 
全国政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问题后,老师组织同学们针对“公有制经济”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些观点:
学生甲认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
学生乙认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非公有制经济。
学生丙认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对立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就会制约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打扫》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中什么文化现象?
(2)针对上述文化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净化当前的文化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