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 B.②→①→④ | C.③→①→④ | D.④→②→① |
漫画中的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 )
①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②坚持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④主观臆造的联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来自英仙座星系团的神秘X射线信号。虽然仍需进一步探究,但该信号有可能标志着我们发现了暗物质的其中一种形态。这一事例蕴含的哲理是(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B.具体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
C.暗物质就是哲学上说的物质 |
D.科学家的价值体现在不断发现新的物质形态 |
“气者,理之依也”这一观点(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
D.回避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下列表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原问题展开的是( )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②没有不可认识,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③未有此气,亦有此理,理生万物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
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
下列选项中与“人死而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昌必有衰,兴必有废 | B.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
C.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 D.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 |
“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共同体现的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C.形而上学的观点 | D.唯物主义的观点 |
据《新闻纵横》报道,2010年以来干旱不断,云南连续4年发生干旱,四川连续3年出现干旱,西南地区干旱范围逐步从云南扩展到四川、贵州、广西,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2088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对此,有人就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西南;而专家则称,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使降雨减少、水利工程欠账过多、过快发展让需水量大增才是西南干旱的罪魁祸首。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因而他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
材料二:据《坛经》记载,神宗五祖要选拔接班人,就命弟子们每个人做一首诗,以考查对佛家教义的理解。神秀写下了这样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当时有一个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很不满意,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认为,世界上本来什么也没有,所以也没有什么尘埃。神宗五祖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于是把衣钵传给了他。这个和尚就是神宗六祖:慧能和尚。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如何形成的?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往往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上海某家公司向网易财经发布一份声明,称近期公司不断受到来自外部的歪曲事实、无中生有的谣言攻击,对公司的日常工作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对公司的品牌声誉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下列说法与“无中生有”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我思故我在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认为“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下列与之最一致的观点是
A.气者,理之依也 | 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
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
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