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必须要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 .4%下降到39 .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时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实现“两个同步”的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某市GDP比上年增长14.3%,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保证了重大工程建设的投资,用于科技创新财政补贴资金增长10.1%,用于节能补贴的资金增长4%。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后,直接减少企业负担4.8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该市是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2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国务院推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进行专题询问。听取了我国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
困难一: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比例大,普遍缺少技术、技能,他们既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更无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困难二: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西藏、甘肃、贵州、云南等地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很高。而这些地区财政薄弱,扶贫资金筹措压力大,要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可谓困难重重。
困难三:一些贫困地区虽然有资源,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很大。
材料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市场难以保持自身均衡发展时,政府可以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状况,选择适当的预算总量或结构政策,用预算手段去弥补市场缺陷,谋求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预算编制的程序一般是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调研市场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发展需要编制草案,经立法机关审批后形成立法文件由相关机构执行,年终通过决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1)结合材料一,请从经济角度,就如何解决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困难提出政策建议并说明其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等角度,说明如何发挥财政预算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转移支付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前者由中央财政一次性划拨地方财政,纳入地方预算;后者根据地方项目建设和产业扶持需要,由中央各部门将资金拨付给需要扶持的地方和企业,往往难以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相关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整理而得。)
材料一             2013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

用途
预算数
占比
节能环保
2007.57亿元
10.7%
社会保障和就业
1581.69亿元
8.4%
农林水事务
5406.7亿元
28.8%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3487.42亿元
18.6%
住房保障
1859. 68亿元
9.9%
教育
1189.61亿元
6.4%
医疗卫生
858.92亿元
4.5%
其他
2373.22亿元
12.6%

 

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将由2013年的220个减少到150个左右,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
材料二 对于专项转移支付的监管,目前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显然不多,透明度也不高,而在管理部门内部,项目申请、审查把关等关键环节往往是少数人说了算,缺少内部监督机制,上级管理部门通过书面、报表的形式进行审查把关,缺少可操作性的监督措施。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立法层次较低,并没有将专项转移资金纳入地方预算,缺乏人大的监督,缺乏刚性责任追究机制。
(1)指出材料一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有关财政和经济发展主题主线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的知识为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出谋划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7月11日,财政部、民政部向江西、湖南两省共下拨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用于近期暴雨洪涝灾害受灾群众紧 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帮助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运用财政的作用及便民利民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B)卷同学答此题: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我国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该地政府充分利用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
(1)指出材料一中图1与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与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说明我国重视消费对GDP贡献率的经济原因,并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有何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因此,国家要继续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需要财政发挥作用,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收入,但同时要处理好与居民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不久前,西安市提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年发展,增收提效,努力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维护城乡居民权。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专项资金的70%将用于新农村社区建设,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8项_体化工程。到201 5年,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将增加到650所;建立城乡医院对口联系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制度一体化;农村通村客车和区县公共交通覆盖率都达到100%;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县域经济总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该地社会事业的发展?
(2)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为该地经济社会和谐平安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我国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及财政支出比重(2013年度)

注:2013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12.9万亿元。截止2013年6月,全国各级政府共计负债20.6万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拉弗曲线,该曲线大体上解释了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为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国家某课题组为政府提交了两套方案:
方案一提高税率,增加税收种类。
方案二加印钞票,减少民生支出。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概括我国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用数据予以证明。
(2)运用材料二的信息以及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施上述方案的后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3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见下表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高储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计算我国2013年人口抚养百分比(x%,其中x取整数),并分析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会对我国企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随着我国传统人口红利期的逐步消失,请从右表中选择三项能够应对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

①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②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④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⑤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二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多项改革举措。
(1)请说明下表中列举的改革举措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学道理。

改革举措
经济学道理
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同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

截至2013年10月12日,国务院已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决定,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自2012年10月1日起,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

自2013年10月25日起,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注册登记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材料 十八大报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如民主恳谈会、社区议事会、公民评议会、民主听证会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推进协商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政治学习小组围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收集了下列信息,并设计问题展开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2013 年我国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如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推开,这一试点自2012年1月在某些省市开始实行,至2013年7月,已给相关企业带来减免税款超过500亿元;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政府投资选择那些长期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短期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项目,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等项目。
材料二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2013年政府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义。(14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说明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12 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8 分)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升级”作为核心战略,着力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建设。某校高三(l)班同学在“徽信”中围绕以下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
话题1  发展绿色建筑享受低碳生活
安徽省政府下发 《 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新建绿色建筑l000万平方来以上,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并提出涵盖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领城的优惠政策,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制定税收优息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
(l)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安徽省政府是怎样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 (8 分)
话题2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安徽自古以来民风纯朴厚实,善良慈悲、克勤克俭的家风代代相传。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给子孙带来“修身齐家”的良好教育,也带来“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使命。如今有人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时代气息。
话题3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今年安徽省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行居住证制度,稳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衔接办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2)请从“精神文明创建”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就青年学生 进一步传承良好家风提出合理化建议。(12 分
(3)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话题 3 的认识。(8 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公民的科学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仅相当于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1)有人认为:只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就可以实现公民科学素养与经济发展同步。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二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科学知识,在特定条件下的供需平衡直接决定了一个时期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准。科学知识的转化要求很高,耗时费力,而个人收益太低,因此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由于科学知识的准公共物品的特点,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国家必须承担部分科学知识转化的工作,而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中用于科普经费的比例严重偏低,加剧了供需矛盾。
以同步)(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一谈应如何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促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材料三 有识之士呼吁学普及不足是气功最终国家应在公众尤其是学生中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宣传工作并开展各种活动。活动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考虑学生的客观差异,将讲座、参观等学习性活动与观测、实验等操作性活动相结合,寻找能吸引学生参与的多样化的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3)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说明在学生中开展“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活动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一:     图:2008—2012年中国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单位:%)

注:2010年中国GDP总量达58786亿,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1年,世界人均GDP为10035美元,高于我国2012年6100美元的水平。
表 2008年—201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比例情况

年 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
收入(元)
实际增长率
收入(元)
实际增长率
2008
15781
8.4%
4761
8.0%
3.31:1
2009
17175
9.8%
5153
8.5%
3.33:1
2010
19109
7.8%
5919
10.9%
3.23:1
2011
21810
8.4%
6977
11.4%
3.13:1
2012
24565
9.6%
7917
10.7
3.10:1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随着实践的推进,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七大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1)结合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并根据“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有关知识提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相应对策。
(3)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为什么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实现飞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转移支付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前者由中央财政一次性划拨地方财政,纳入地方预算;后者根据地方项目建设和产业扶持需要,由中央各部门将资金拨付给需要扶持的地方和企业,往往难以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相关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整理而得。)
材料一             2013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

用途
预算数
占比
节能环保
2007.57亿元
10.7%
社会保障和就业
1581.69亿元
8.4%
农林水事务
5406.7亿元
28. 8%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3487.42亿元
18.6%
住房保障
1859.68亿元
9.9%
教育
1189.61亿元
6.4%
医疗卫生
858.92亿元
4.5%
其他
2373.22亿元
12.6%


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将由2013年的220个减少到150个左右,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
材料二 对于专项转移支付的监管,目前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显然不多,透明度也不高,而在管理部门内部,项目申请、审查把关等关键环节往往是少数人说了算,缺少内部监督机制,上级管理部门通过书面、报表的形式进行审查把关,缺少可操作性的监督措施。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立法层次较低,并没有将专项转移资金纳入地方预算,缺乏人大的监督,缺乏刚性责任追究机制。
(1)指出材料一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有关财政和经济发展主题主线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的知识为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出谋划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