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材料一:

注:2012 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材料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审计署于2013 年8 月至9 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 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 个省和5 个计划单列市、391 个市、2778 个县、33 091 个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2013年12月30日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材料三:从债务资金投向看,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支出投向情况如下: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 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项目支出37935.06亿元、土地收储项目支出16892.67亿元、交通运输实施建设项目支出13943.06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支出6851.71亿元、教科文卫项目支出4878.77亿元、农林水利项目支出4085.97亿元、生态建设项目支出3218. 89亿元、工业和能源项目支出1227.07亿元。这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总计87806.13 亿元,占87.98%。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分析审计机关监督政府性债务的必要性。
(3)面对人均将近2万元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

年份
2007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26.6万亿元
51.9万亿元
9.3%
财政收入
5.1万亿元
11.7万亿元
21.3%
城镇居民
13 786元
24 565元
8.8%
农村居民
4 140元
7 917元
9.9%

 
材料二 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描述材料一中表格所示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12中央财政支出情况表:

项目
民生支出
三农支出
增长比例
19.8%
17.9%

材料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加快健全再分配的调节机制。分配体制的改革,不仅是自身改革,同时也必须与行政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共同发力,才能使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材料三: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在于农业发展的低水平。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某市委针对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急需资金的社会现实,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下乡”政策。市政府紧紧围绕本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推进民间资本用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了农业企业科技化水平。某村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一致决定把集体剩余土地连片发包给投资者用于项目开发,这些创造性的利用民间资本的举措,实现了资本与农民利益的双赢。
(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现象。运用有关财政的知识谈谈你对2012中央财政支出情况表的认识。
(2)请你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谈谈材料中“改革”的依据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三的举措是怎样盘活民间资本的?(1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雾霾飘在天上,根子却在地上”,针对生态保护、空气污染等问题,某省委、省政府组织专家和政协委员们纷纷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获得了许多好的建议,如把建设生态文明和保障公民环境权益写入宪法,公民可对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违法、失职行为并造成重大伤害的事件提起诉讼。上市公司和申请上市的企业应将自身的环保业绩和碳排放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市场激励作用,一方面争取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至3%,另一方 面加快出台环境税,优先征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化学需氧量三个税制,逐步建立绿色税收体 系等,这些建议为该省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该省委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研并听取政协 委员和基层群众意见的理由。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该省科学发展,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一季度昆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状况

注:转移性收入是指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所带来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退休、养老金等收入。
材料二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其中包括: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实惠;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坚持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促进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从生产与哲学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体现的哲学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l)阅读表格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指出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请在答题卡对应序号处作答)。(8 分)

粮食生产状况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粮食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科技不发达

粮食生产成本高,收益低,粮食产销物流体系不完善

个别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我国成全球粮食价格高地,刺激粮食大量进口

材料二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2)从“社会发展的规律”角度简述政府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依据,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 (20 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0分)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待。
材料一 近十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走势图

注:基尼承数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毅达列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表现在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更加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只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基本内容。国家可以通过财政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截止201 3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2亿人口,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口就有1亿多。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国家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覆盖,届时国家财政每年将支付近700多亿元用于农村养老。据此有观点认为:“要解决我国养老问题,需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3)结合材料,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材料四 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全党一致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4)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注:按国际标准,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标志是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或5%以上。
(l)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 S省为推动文化产业真正成为该省的支柱性产业,创新探索形成了“深度开发”模式,突出市场需求,加快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打破资本瓶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橇动作用,同时吸引外资、社会资金参股拉动;瞄准世界科枝发展前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打造国际国内文化品牌,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打造文化产业航母,把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装饰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联结起来,促进各产业融合发展。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S省打造支柱性文化产业各项举措的意义。
材料三 M市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市中,充分挖掘名人故里、传统技艺、长寿文化、孝文化、坝坝筵等文化资源;定期举办国际文化节、专家论坛和国际性学术研讨,频繁开展书画、摄影、戏剧、文学创作等群众业余文艺创作;统一打造了集“历史与文化、传承与创新、产品与品牌”于一体的专业性泡菜博物馆和多家生态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3)联系材料三,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M市是怎样进行文化强市建设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后,在某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研讨会上,一些专家认为下面因素能助力该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制定实施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已有120家文化企业改制,40家企业已上市,累计融资275亿元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底蕴,拥有创新人才和高新技术优势
*北京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
请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所列各因素为什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材料二  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政策目标,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公平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是把政策落到实处。迄今为止,国家先后出台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必须牢记改革使命,努力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教育部门必须谨记自身职责,把改革政策部署一一落到实处,力争教育公平早日实现。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对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 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三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收入差距已经接近社会所能忍受的“红线”,成为广大群众关注最高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多方合力促公平
目前,企业内部的分配差距过大,对和谐劳动关系造成直接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会打击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对企业的效率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分配差距过大会加剧劳资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劳资冲突,妨碍这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企业内部分配不公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续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力争引导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有专家指出,解决企业内部分配不公,需要各方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怎样解决企业内部分配不公问题?
◆政府调控助和谐
安徽省政府决定,自2013年7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此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本着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以及稳定就业的原则,经过认真研究,精心测算,并充分征求有关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等方方面面的意见确定的。
(2)运用哲学生活的知识,说明安徽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价值所在。
◆公众心声待回应
收入分配问题是老百姓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收入分配改革不仅关系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茁壮成长,“收入分配改革应让公众公平参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日益成为公众的心声。
(3)请你从公民与政府关系的角度,积极回应“公众心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
在经历雾霾天气之后,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于是主动去调查,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
(2)治理雾霾,须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作为。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的“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根本目的就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财政收入
6.13万亿
6.84万亿
8.31万亿
10.37万亿
11.72万亿
12.91万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871元
 
15871元
 
19109元
 
21810元
 
24565元
 
2695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761元
5153元
5919元
6977元
7917元
8896元

材料二  2013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国务院调整了机构,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等等。
材料三   2014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说:“我们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我们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深化改革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知识,分析说明中欧应怎样“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年全省GDP同比增长8.5%,成为全国唯一超6万亿元的省份。但若将粤东西北看做一个整体,其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
材料二   2013年,为实现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广东提出5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提速推动了珠三角“腾笼换鸟”,加快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园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珠三角大批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同时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民间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提高至57%;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着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掀起消费革命……
材料三  2014年1月5日,首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在世界客都梅州圆满落幕。本届客家文博会以“凝聚新能量,共筑客家梦”为主题,在传承优秀客家文化的基础上,举办原生态的非遗民俗展演、交响乐与客家山歌的新式“混搭”、千人迎新年篝火狂欢夜、各类名家艺术作品展等雅俗共赏,品类丰富的活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黄金周”,让广大群众尽享文化创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客家文化与创意、科技、旅游、金融、贸易等领域的融合,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助推梅州的发展。
问题: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广东做法对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角度,解读梅州举办客家文博会的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图  2008-2012年我国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值及增长率

注:2008-2012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速约为9%。
表  2008-201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与废气排放状况

 
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废气排放情况(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
烟尘排放
2008年
0.93
2321.3
901.6
2009年
0.90
2214.4
847.7
2010年
0.81
2185.1
829.1
2011年
0.74
2217.9
1278.8
2012年
0.71
——
——

注: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世界平均水平约为0.37。
材料二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有: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差,集中度低;立法滞后、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尚未完全落实甚至违规排污;部分国人不顾公共利益追求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加剧环境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财政支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积极意义,并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为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3)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