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 |
B.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
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
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下列不会引起小鼠的死亡的是
A.将有毒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
B.将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
C.将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和无毒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
D.将有毒S型细菌的DNA和无毒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
A.R型肺炎双球菌 |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
D.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液将SARS病毒染色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
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 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有毒性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引起的疾病是( )
A.人患败血症,小鼠患肺炎 | B.人和小鼠均患败血症 |
C.人患肺炎,小鼠患败血症 | D.人和小鼠均患肺炎 |
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让其去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32P、35S | B.可在DNA中找到15N、35S |
C.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 |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 |
D.为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 |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遗传物质是DNA |
B.细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硫元素 |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