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
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B.DNA是遗传物质 |
C.糖类是遗传物质 | D.RNA是遗传物质 |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
B.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
C.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 |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C.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 )
A.外壳中可找到15N和35S、3H | B.DNA中可找到3H、15N、32P |
C.外壳中可找到15N和35S | D.DNA中可找到15N、32P、35S |
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
A.DNA、蛋白质 B.蛋白质、蛋白质
C.DNA、DNA D.蛋白质、DNA
下列与“同位素标记法”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析释放的氧气,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
接种菌型 |
加入S型菌物质 |
培养皿长菌情况 |
① |
R |
蛋白质 |
R型 |
② |
R |
荚膜多糖 |
R型 |
③ |
R |
DNA |
R型、S型 |
④ |
R |
DNA(经DNA酶处理) |
R型 |
A. 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 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B.DNA是遗传物质 |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 ( )
A.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中 | B.能够自我复制 |
C.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烟草花叶病毒繁殖时 ( )
A.在自身体内进行DNA自我复制 | B.在宿主体内进行DNA自我复制 |
C.在自身体内进行RNA自我复制 | D.在宿主体内进行RNA自我复制 |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 )
A.含32P和35S | B.不含32P和35S |
C.含32P,不含35S | D.含35S,不含3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