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 )
A.35S | B.32P | C.35S和32P | D.不含35S和32P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
①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 ②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合成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 ④释放子代噬菌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 | 证明了 是遗传物质 | B. | 证明了 是遗传物质 |
C. | 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D. | 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
用35S标记的T 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 ( )
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C.T 噬菌体的DNA 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人大肠杆菌内 |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 遗传的 |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 作为模板,而原料、ATP 、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
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人细菌体内,可用35S 标记噬菌体 |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 标记,再转人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 次,则含32P的DNA 应占子代DNA 总数的1 / 2n |
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 )
A.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 |
B.S 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提取物 |
C.加热杀死的S 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 型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 |
D.R 型肺炎双球菌与S 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混合物 |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 个实验:
① S 型菌的DNA + DNA 酶~加人R 型菌~注射人小鼠
② R 型菌的DNA + DNA 酶~加人S 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 R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人S 型菌的DNA ~注射人小鼠
④ S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人R 型菌的DNA ~注射人小鼠
以上4 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
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C.RNA 是遗传物质 | D.DNA 是遗传物质 |
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无荚膜R 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 型细菌使小鼠发病) ( )
A.R 型细菌与S 型细菌DNA 混合后,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B.用S 型细菌DNA 与活R 型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 株菌落和R 株菌落 |
C.用DNA 酶处理S 型细菌DNA 后与活R 型细菌混合,可培养出S 型细菌菌落和R 型细菌菌落 |
D.格里菲思用活R 型细菌与死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就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
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 )
A.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存在着S 型活细菌 |
B.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 型和R 型两种活细菌 |
C.死亡的小鼠体内S 型活细菌的出现是两种细菌细胞融合的结果 |
D.死亡的小鼠体内S 型活细菌的出现是R 型细菌转化的结果 |
德国科学家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遗传物质是RNA的艾滋病病毒(HIV)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RNA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者是RNA |
B.RN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遗传功能、催化功能等 |
C.HIV是通过自身RNA的自我复制在体外完成增殖 |
D.RNA分子中含有核糖,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