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两类生物的生物量呈倒金字塔形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因生物放大效应而变多 |
B.鱼类的食量大,使藻类所剩无几 |
C.海洋生态系统中有许多种鱼能直接固定光能 |
D.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极高且繁殖快速,所以可以支持重量远大于自身的鱼类 |
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
B.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
C.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
D.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能量循环流动的载体 |
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
C.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
D.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独立的过程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
下面左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右图为某一水域生态系统在一年之内的能量流动情况。[能量流动单位:×103kJ/(m2·y)]。据图回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
B.流经上述水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744×103kJ/(m2·y) |
C.甲、乙、丙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
D.按图中能量传递效率,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6.19% |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C.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科研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湖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和温度 |
B.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具体表现 |
C.四个月份中,9月份每一水层有机碳生产率均比其他月份高 |
D.当水深超过-0.6m时,7月份的有机碳生产率均低于其他月份。 |
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
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 |
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与丙的存在使碳循环速度加快 |
B.c、d过程中碳移动的形式均为有机物 |
C.因呼吸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
D.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 |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5% |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下列各项中,能引起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是
A.能量是周而复始、往复循环的 |
B.大部分太阳能未被生产者固定 |
C.下一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比上一营养级多 |
D.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要通过呼吸散失一部分能量 |
如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
B.丁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 |
C.丙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D.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