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
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 |
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 |
B.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
C.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
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
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与丙的存在使碳循环速度加快 |
B.c、d过程中碳移动的形式均为有机物 |
C.因呼吸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
D.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鸭为杂食性水禽,捕食昆虫及杂草。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杂草密度 (株/m2) |
物种丰富 度(种) |
杂草相对优势度 |
||||
草龙 |
节节菜 |
稗草 |
陌上菜 |
异型莎草 |
|||
常规区 |
40 |
12.0 |
0.247 |
0.189 |
0.100 |
0.102 |
0.094 |
稻鸭区 |
2.3 |
5.3 |
0 |
0.259 |
0.271 |
0.089 |
0 |
A.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B.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C.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
D.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物种数目,各种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和牧草都有利 |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
C.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
D.孔雀开屏时鲜艳的羽毛可以向雌孔雀传递物理信息 |
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选项 |
表示内容 |
甲 |
乙 |
丙 |
A |
碳元素的流向 |
消费者 |
CO2库 |
生产者 |
B |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
血浆 |
淋巴 |
组织液 |
C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
生产者 |
消费者 |
分解者 |
D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下丘脑 |
甲状腺 |
垂体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 |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5% |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中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中所含的能量 |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在①②③④过程中传递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 |
B.该图也可以表示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 |
C.图中②过程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
D.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生物完成图中①过程 |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
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
D.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
B.图中有5条食物链 |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用 |
D.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其性别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影响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C.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