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生理过程和森林合理开采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 )
A.蒸腾作用失水量;6 |
B.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8 |
C.矿质元素的含量;8 |
D.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6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
B.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
C.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和醋酸,可以制酒和酿醋 |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
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
C.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
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很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很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 |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
如图表示在20℃时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植物缺镁时,B向左移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C.其他条件不变,环境温度升高到30℃,A点位置下移 |
D.B点植物既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O2释放量 |
O2吸收量 |
a |
10 |
0 |
b |
8 |
3 |
c |
6 |
4 |
d |
7 |
7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下图所示为某细胞进行某种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有可能合成
A.血红蛋白 | B.呼吸酶 | C.糖原 | D.胃蛋白酶原 |
真核细胞中,下列代谢过程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
A.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 |
B.转录时 mRNA 的合成 |
C.翻译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
D.光合作用中 ATP 的水解 |
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研究的探究装置图(不考虑物理膨胀),用下图两装置进行2小时的实验,下面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1液滴左移距离和装置2中液滴右移距离相等时,说明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
B.装置1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仅代表2小时需氧呼吸的强度,与厌氧呼吸无关 |
C.若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则说明酵母菌失活了 |
D.若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装置2内的气体成分及比例未发生改变 |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
B.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氧气 |
C.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中,葡萄糖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
D.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没有CO2 |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d时贮藏的该植物非绿色器官不易变味 |
B.氧浓度为c时,释放的CO2最少,总呼吸强度最弱 |
C.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4倍 |
D.氧浓度为a时,只有无氧呼吸,不存在有氧呼吸 |
下列对细胞代谢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2的大量消耗 |
B.该物质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 |
C.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一定消耗该物质 |
D.人体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该物质,以适应生理活动的需要 |
一个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同学在校运动会上,参加完5000米比赛后,第二天双腿肌肉酸痛,这是因为其腿部的肌肉细胞( )
A.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
B.进行了无氧呼吸 |
C.产生了乙醇 |
D.产生了乳酸 |
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消耗和生成分别
在( )
A.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 B.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
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D.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