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6分)下图1表示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请结合图1中有关数据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问题:
图1 图2 图3
(1)当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分别是 (选填“促进”、“抑制”或“不促进不抑制”)。
(2)图2中顶芽A的生长素向侧芽B运输,而不能反过来由B向A运输,这种运输特点叫做 ,其跨膜运输方式是 。
(3)图3所示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长素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的两重性特征。两块琼脂块含有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m和n,且m﹥n,用来处理去掉尖端的芽。根据实验结果可知,n的浓度为 mol/L时,芽弯曲程度最大。
(4)如果图3所示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则最好选择下图中的 。如果生长素浓度m为10-7mol/L,则实验组芽的弯曲程度将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空白对照组的弯曲程度。
A B C D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mm左右。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7分)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即(填“高”或“低”)___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双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对于同一种植物来说,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
用放射性核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在 |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适当的时期用很髙浓度的α萘乙酸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
B.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
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
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
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调控反应速度迅速 |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
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
D.激素调控作用范围比较局限,反应时间短 |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用不同培养液处理萌发的绿豆,以观察其对不定根发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1)根据上表各项分析,①的各项数据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若用浓度为260 μmol/L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绿豆芽,预期不定根平均长度与⑤比较将会________。
(3)上述实验可作为对照组的处理项是______(填序号)。
(4)据上表数据分析,________溶液对绿豆产生不定根的诱导效应与85 μmol/L~170 μmol/L生长素溶液的效果相当。
(5)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菜豆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为验证根的生长也具有顶端优势(菜豆根为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某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
①取已萌发并长出根(约2 cm)的菜豆种子30粒,均分为A、B、C三组;
②A组切除主根根尖,B组用锡箔小帽套住根尖,C组保持完整,三组均放在适宜的相同条件下培养;
③3~4天后观察实验结果。
(1)根据实验目的,修改实验方案中步骤②的不妥之处:________。
(2)遵照修改后的方案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
(4)利用植物幼苗的根还可做哪些实验?(至少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花盆侧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B花盆侧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G、E、G′、E′表示近地侧,L、F、L′F′表示远地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对根作用使根弯曲向____________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A、B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在装置C中,若固定光源位置,让花盆和木箱一起绕d轴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箱内幼苗的生长状况是______________.
(4)若A、B为对照性实验,A、B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所选的植物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该类实验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关系。依此图回答: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哪个区间的结果( )
A.OA区间 |
B.OB区间 |
C.进入大于OA区间 |
D.进入大于OB区间 |
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 )
A.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
B.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
C.胚芽鞘是否展现向光性,是否取决于尖端存在 |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起调节作用,目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去雄的未受粉二倍体番茄植株可得到单倍体无子番茄 |
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
C.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组织中,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
D.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
激素的相对浓度 |
|||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
脱落酸 |
|
茎尖 |
+++ |
+++ |
+++ |
- |
幼叶 |
+++ |
+++ |
- |
- |
伸长茎 |
++ |
++ |
- |
- |
侧芽 |
+ |
+ |
- |
- |
成熟叶 |
+ |
+ |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
(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植物激素,其名称是 ,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
(2)从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看,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 ,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的 ,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3)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知,细胞分裂素可通过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从而抑制叶片衰老。为了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完善相关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因叶绿素的逐渐降解而导致叶片失绿变黄是叶片衰老的最显著特点,因此,可通过用
来处理新鲜的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 的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 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